“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露天作业,一线操作人员的行为、管理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场安全、现场质量、现场标准把控、环保文明施工场地软建设、物料管理、建筑机械运行等动态因素较多,如何采纳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系统地改观现状,向技术、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是文章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互联网+现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施工场地,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施工场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与建筑施工场地现场管理的跨界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1 传统建筑施工领域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生产规模大宗性与生产场所固定性的特点。建筑企业 70%左右的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对工程成本、进度、质量及安全等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劳动密集和管理粗放特性,因而运转效率低下,在劳务、安全、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钢筋、木钢管等成捆棒材进场,多数依赖人工点数验收,费时费劲,夜间验收人眼容易疲劳,造成材料规格、数目误报、错报。 2 现场管理的几大重点环节,采纳互联网+技术后获得的效果 2.1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 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现场人员随意进出;工人身份难以验证;工人出勤缺乏电子记录,工资核算与支付证据链不清,劳资纠纷频繁发生。采纳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解决。施工场地考勤、门禁设备与项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可采集劳务工人数据信息,实施实名制管理,对施工场地劳务人员进行有效登记注册,随时了解其工作状态,也可以对工人采纳简便的劳务实名制一卡通,是通过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发放非接触式智能卡,依托智能卡对现场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确掌握人员考勤、各工种上岗情况、安全专项教育落实、违规操作、工资发放、洗浴用水、食宿管理等情况,实现对施工现场人员全方位管理。 2.2 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重要因素是人的因素,为实时监控作业人员,可装备智能穿戴设备,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将成为建筑工人的重要单兵装备,与施工环境紧密结合,为建筑施工带来很大转变。智能穿戴设备在施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