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VIP专享

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_第1页
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_第2页
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_第3页
光学仪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1 光学仪器使艺术创作思想人文化 1.1“制造论”下的神本艺术 公元 2 世纪,古希腊光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继承了前人本轮、均轮的观点,进展出以水晶球为核心的“地心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套科学的宇宙结构模型,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确立统治地位后,著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将托勒密的“地心说”与基督教神学全盘结合,作为基督“制造论”的核心科学依据,将其奉为最高信条。因此根据基督教教义:上帝将地球放置在宇宙中央,周围是一系列巨大的水晶球罩,将太阳、月亮和行星分开,没有任何东西能穿透它们。这种思想促使了艺术创作逐渐脱离对自然的模仿,而演变成为宣扬宗教信念与真理的戏剧化工具。拜占庭时期“政教合一”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这种宇宙观艺术的重要代表。教堂的圆顶象征着巨大的水晶球,方形的本堂象征着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穹顶内部以基督为中心的,向周围辐射式的装饰设计、壁画或镶嵌画是对宇宙、世界与人的极为完美的象征。当人们站在穹顶下方时,这种宗教上的独一无二的枢纽地位便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1.2“望远镜”与“显微镜”下的人文艺术 1577 年,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用“视差”的方法第一次准确地测量出彗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宇宙的范围远比已知的更为宽阔。他开始怀疑根本就不存在“水晶球”,教会对于宇宙的传统观念也必定是错误的。但相比第谷的猜想,伽利略在《星空信使》中的记载则点燃了教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争议。17 世纪的威尼斯是玻璃的世界,人们乐于用玻璃来制造仪器,去探究宇宙,这也就促进了望远镜这种光学仪器的诞生。1610 年 6 月10 日,当伽利略用刚刚制成的 30 倍率的望远镜对准木星时,看到了三、四颗卫星,这一发现无疑动摇了维持五百多年的正统世界观。无数世代以来,人类自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毕竟《圣经•创世纪》中所说:“上帝以自己的形象造人,然后放在宇宙的中央地球上”,而伽利略的发现却证明有天体环绕其他地方的行星,甚至宇宙中可能有很多不同物体绕着不同的中心旋转,地球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全新的宇宙模型,它与托勒密的“地心说”极不相容,反而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完全符合。因此《大英百科全书》中给出这样的评价:“伽利略的望远镜不但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的进步,还因其推翻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观念而在哲学上和宗教上激起了巨大的浪涛。”伽利略的望远镜成功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