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县村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五无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为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团结凝聚各族群众,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切实打牢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现结合XX县实际,就开展“五无村”(无暴力恐怖案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群体性上访、无超计划生育、无干部腐败案件)创建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创建目标开展“五无村”创建活动,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XX,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定不移”的总要求,以实现“三个坚决”为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村级党组织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政治功能,以无暴力恐怖案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群体性上访、无超计划生育、无干部腐败案件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争取民1心、凝聚人心,打好反恐维稳人民战争,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二、创建原则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适应当前发展和稳定两个“三期叠加”特殊形势,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把开展“五无村”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上,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激发调动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动态管理、有序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五无村”创建不搞“一刀切”,实行动态管理,符合标准一个,创建申报一个,考核命名一个。已命名表彰的“五无村”可继续保留其荣誉;新创建申报的,按照全县“五无村”创建标准申报考核。3、民主公开,广泛参与。坚持民主公开,引导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五无村”评定过程公平公正、评定结果真实准确,切实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强大动力。4、统筹兼顾,互动互促。把创建活动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相结合,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相结合,与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创建相结合,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2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稳定成效检验活动成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三、创建标准(一)无暴力恐怖案件。村党组织主动履行维稳责任,贯彻上级维护稳定的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标本兼治各项长效机制落实到位,发现、防范、处置、打击能力强,能做到“三个心中有数”;群众参与反恐维稳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能够主动发现、及时报告暴恐活动的情报线索,各种影响稳定的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无宗教、家族势力干预村务现象;特殊群体、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和帮教管控工作措施到位,农村妇女、“80、90、00”后青年宣传引导工作成效明显;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便民联系卡制度,及时采集、登记、协查外出人员信息。积极推行“以业管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重点人员的服务管理,做到动知去向、行知轨迹。村里连续3年以上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也无暴恐案件涉案人员。(二)无非法宗教活动。按照“五个好”要求,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三管一加强”措施落实好,宗教活动依法有序;村干部党员群众认真学习“三文件一条例”,明辨是非能力强,能够正确区分民族风俗、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村干部党员带头落实“四不”承诺,对非法宗教活动敢管、愿管、会管,无“两面人”“老好人”现3象,本人及亲属无收押、被判刑;坚持“三管齐下”,用好“五把钥匙”,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地下教经案件零控制,无蒙罩留、喜事不唱、丧事不哭等现象。所在村宗教人士、宗教场所被评为“双五好”3年以上。(三)无群体性上访。群众来信、来访、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