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实验评价指标的应用在实验诊断的评价指标中,比较稳定的指标有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要达到何种水准才有价值,需要根据临床实际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越强,临床意义也就越大。关于金标准 金标准是指当前公认的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标准方法,可正确区分“有病”或“无病”。当新试验实际上更优于传统“金标准”方法时,应采纳最新的病理生理知识去更新传统的“金标准”1. 敏感性 敏感性就是指由金标准确诊有病的实验组内所检测出阳性病例数的比率(%)。即本实验诊断的真阳性率。其敏感性越高,假阴性率也就越低。假阴性率等于漏诊率,因此,敏感性高的实验诊断用于疾病诊断时其值越高,漏诊的机会就越少。所以,敏感性和假阴性率具有互补性。.即:敏感性=真阳性/病例组=a/( a+c)2. 特异性 是指由金标准确诊为无病的对比组内所检测出阴性人数的比率(%),即本诊断实验的真阴性率。特异性越高,其假阳性率也就越低。假阳性率等于误诊率,因此,特异性越高的检验诊断方法用于疾病诊断时,其发生误诊的机会就越少。由此可见,特异性和假阳性率也具有互补性。即:特异性=真阴性/对比组= d/(b+d)3. 准确性 是指临床诊断检测出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例数之和,占病例数的比例,即称本临床实验诊断的准确性。准确性反映了实验诊断的基本特性,即: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度高的实验诊断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也一定较高,假阳性和假阴性之和也就最小。即: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病例组+对比组)= (a+d)/ (a+b+c+d)4. 漏诊率 是指用金标准确诊为患某病的病例组中,被待评价的诊断试验推断为阴性的比例。敏感性与漏诊率是互补的,敏感性越高,漏诊率就越低。即:漏诊率=1-敏感性=假阴性/病例组= c/(a+c)5. 误诊率 是指用金标准确诊为无病的对比组中,被评价的试验推断为阳性的比例。特异性和误诊率也是互补的,特异性越高,误诊率就越低。即:误诊率=1-特异性=假阳性/对比组= b/(b+d)6. 阳性预测值(postivepredictive value) 又称预测阳性结果的正确率,是指待评价的诊断试验结果判为阳性例数中,真正患某病的例数所占的比例,即从阳性结果中能预测真正患病的百分数,这也是临床医生最关怀的诊断指标。阳性预测值的高低主要受患病率的影响,因此,临床实验诊断讨论的阳性预测值能在不同的患病率情况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运用实验诊断项目。即: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