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一、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1、时程变化上的周期性与随机性(2024)2、地区上的相似性与特别性(2024)二、水文现象的讨论方法 ⑴ 成因分析法:由观测资料,从物理成因上讨论水文变化规律,只定性分析,在定量上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⑵ 数理统计法: 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长期观测的资料进行统计计, 以寻求其规律性。 ⑶ 地理综合法:由地区经验公式和等值线图分析,揭示水文现象的地区分布规律。(2024)三、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大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2024)小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部的水分交换。(2024)四、流量(Q)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m3/s,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F 与通过该断面平均流速 V 的乘积。Q=F*V径流总量(W)某一时间段 T,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单位 M3,W=Q*T。(2024)(2024)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 F(km2)上平均产生的流量,以 L/s.km2,计算式:M=( 2024)径流深(Y)计算时间段的总流量均匀分布到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的到的平均水 层厚度,单位 mm,计算式:M=(2024)径流系数(а)同一时段的径流深与降水量 X 的比值。а=五、降水三要素(重点):降雨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2024)暴雨强度的三要素: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重现期(2024)降水特征表示方法:累积曲线、降水过程线、等雨量线六、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可得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 全球的多年平均蒸发 流域上一次暴雨过程→扣除相应的损失过程=净雨过程→流域汇流=流域出口相应一次洪水过程七、水量平衡1.通用的水量平衡方程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水量平衡原理的概念就是对于任一区域在给定的时段,各种输入量与区域储水量的变化之和。 I——在给定时段输入区域的各种水量之和;O——在给定时段输出区域的各种水量之和;W1 、W2——区域时段始、末的储水量。闭合流域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降雨量=径流量+蒸发量()水量平衡方程式是在闭合流域的围上(2024)大洋水量平衡:降雨量+径流量=蒸发量(2024)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称产流过程;净雨转化为河川流量的过程称汇流过程。3.产流: (1)超渗产流(2)蓄满产流汇流:(1)坡地汇流(2) 河槽汇流/河网汇流2、水文统计的任务:讨论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统计变化特性(2024)分布函数:P(X>=xi)=F(xi)=均方差 σ 是反映系列中各变量集中或离散的程度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