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摄像构图的灵活性摘要:构图是摄影摄像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也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摄影摄像构图的合理性,对作品画面质量有直接性影响。文章阐述了摄影摄像构图的主要特点,论述了摄影摄像构图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增强摄影摄像构图灵活性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关键词:摄影摄像;画面构图;灵活性;虚实结合;拍摄角度近些年来,各种休闲娱乐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促使社会大众对摄影摄像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摄影作品还是电视摄像作品,只有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才能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满意程度。而摄影摄像作品创作中,构图极为关键的方面。摄像摄影构图能够记录和表现人们的行为情感,将人们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因此,摄影摄像人员应高度重视构图的灵活性,有效创作出优秀的摄影摄像作品。1.摄影摄像构图的主要特点1.1 可塑性现代化摄像设备的拍摄过程都具有记录性与逼真性,并且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摄影摄像都是在镜头成像以及视觉暂留原理的基础上,获得想要的图像,其可信度与真实度是绘画等艺术难以企及的,但也并不是绝对事实表达,观众通过电视屏幕看到的拍摄对象实质上是其影响,而不是真正的拍摄对象。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因此,所有艺术创作都需要人的参与,而不能直接性照搬现实。与此相同,摄影摄像人员可有选择、有意图地拍摄画面,也可通过后续蒙太奇的运用,来实现预期目的。摄影摄像人员对拍摄对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主要体现在对各类景别剪辑、对蒙太奇的运用以及对色彩与光线的处理等。1.2 记录性摄影摄像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面对实景实物,也就是说摄录对象都应是能够直接看到的事物,通过现场拍摄形成图,因此摄影摄像具有记录性特点。对于拍摄所得的影像资料,一些工作人员在剪辑过程中,常常发现无法通过自己的镜头语言将影像资料清晰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在于每个画面都代表着自身的涵义,从而形成特定的画面语言。但从电视画面的角度来看,每个画面的意义表现过程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一定要从不同画面间的运动联系与关系中体现出来。通常情况下,若想强化一些电视画面的意义就需要在相关画面的铺垫作用下,通过不同画面间的联系、不同画面间的意义关系来实现同时,摄影摄像并不仅仅是对拍摄对象的全面记录,其在选择拍摄对象与角度、调整色彩与光线等过程,还需要人的参与。1.3 不可重复性所有摄影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