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新要求 一、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 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沟通、发布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1]高校学术期刊自诞生伊始就肩负着引领学术进展的神圣历史使命。高校学术期刊的刊网融合是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进展的指导意见》,[2]这标志着刊物进展正式步入刊网融合新阶段,体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传播手段的融合,更是内容制作、推广方式和经营的融合。高校学术期刊承载学术传播的重要使命,刊网融合形势下高校学术期刊功能也将悄然发生变革。[3]一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宏观引领与微观服务功能。在传统纸媒时代,由于读者个体情况过于分散而认知模糊、无法获知,高校学术期刊只能实现宏观领域学术引领且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用户的网刊阅读或浏览情况可以精确获得,包括读者的浏览论文种类、时间、时长、讨论旨趣等。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校学术期刊可以实现刊网融合背景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引领学术进展的权威地位。[4]二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沟通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天然使命就是为学术讨论搭建一个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成果沟通平台。学术讨论不再是个人孤军奋战而是正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讨论也从单一领域走向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因此,刊网融合不是简单的纸刊内容移到网络这么简单,而是可以上升到基于跨终端的多样化、多媒体资源带给读者的互动性的优质阅读体验,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随心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刊网融合后高校期刊的学术沟通功能将大为提升。三是刊网融合背景下高校期刊的学术传播途径、媒介、速度、理念均发生变化。传统纸刊是通过赠阅沟通、邮局订阅、实体店购买等方式传播,范围有限,互联网时代的期刊网络出版将使传播范围全空间化。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未来学术期刊有可能改变读者付费的传统销售模式,全部实现OA(开放猎取),读者将免费获得学术数据资源。这将大大改变原来学术讨论只限于部分学术精英的讨论专业化、职业化的现状,使更多人可以参加到学术讨论中。刊网融合背景下网刊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实现了传播速度及时化和传播效用的最大化。传统纸刊时代秉承“内容为王”进展到刊网融合时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