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进展性评价体系创建 一、高职老师进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一)进展性评价能促进老师专业进展 老师的专业进展水平是高职院校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对老师的评价只有从其进展的内部需要出发,激发其专业进展的动力,才能真正促进老师的自我实现,提高其专业水平。进展性评价是着眼未来、以促进老师专业进展为最终目的的评价,在评价指标、程序、方法等各方面都充分考虑到老师的专业进展,关注老师个人的进展需求。 (二)进展性评价能缓解老师职业倦怠 由于老师个人情绪、学校管理制度、评价机制、社会需求等方面因素影响,高职院校老师中难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进展性评价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老师个体差异,使其作为评价主体参加到整个评价过程中。老师对自身进行评价、分析与反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发现自身进展的瓶颈,更加顺利实现突破和转型。 (三)进展性评价能改革绩效考核方向 进展性老师评价的特点之一是评价的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虽然这在学校中的操作具有较大难度和阻力,但我们可以用进展性评价理论来指导绩效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过程贯穿老师进展的理念,使考核目的逐渐去功利化,逐步更趋人性化,有针对性地为老师制定绩效计划和改进方案,丰富现有的“奖惩性”绩效考核指标,使绩效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老师的进展。 (四)进展性评价能促进学校进展 老师个人进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的进展是紧密相关的,没有学校的进展,老师的进展将无从谈起。进展性评价能够激发老师自我提升的动力,老师可根据评价指标制定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进展规划,在学校中形成进展、向上的学术氛围。这样不仅老师个人的专业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也可将老师的进展融入学校进展中,实现老师专业进展和学校进展的双重目标。 二、高职老师进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高职老师进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托,以高职老师的进展现状为基础,构建的过程必须经过科学的规划、实施和不断修订的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不能以学校领导的主观意愿和喜好行事,而是要根据老师进展的内在规律。因此,我们要尊重老师自身进展需求和学校、社会对其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和老师进展的一般规律,科学地制定评价指标,为老师专业进展服务。 (二)整体性原则 高职老师进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老师的个人成长、专业进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坚持高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