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一、高速公路企业的经营特点 美国著名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制造价值。企业的各项活动可以从战略重要性的角度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且它们能够制造价值,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项支持性活动,以及收货后勤、生产经营、发货后勤、销售和售后服务五项基础性活动。与上述一般企业不同的是,高速公路企业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高速公路企业是服务性企业。主要为广阔司乘人员提供优质的通行服务,主营收入是根据政府规定收取的通行费,成本主要体现在前期的投资中,主要包括借款的利息费用、公路折旧、养护成本及人工成本。 (二)大部分高速公路企业为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高速公路企业一般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一方面社会公众要求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前身决定了高速公路企业具有事业单位的烙印。 (三)高速公路企业由于大部分员工是收费人员,年龄和学历相对来说偏低,接受全面预算管理的难度更大。 (四)高速公路企业具有多元化进展趋势。目前大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均有多元化进展战略,这对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任务更加艰巨。 (五)高速公路企业收费以现金为主。由于行业性质,高速公路企业现金流较充沛,收费以现金为主,不存在应收账款和坏账风险,收费政策稳定,经营风险不高且同业竞争少。 二、高速公路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速公路企业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遇到的问题与一般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问题如下: (一)信息化进展滞后。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不少企业引入了各种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对全面预算在企业的开展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仍然有较大部分企业采纳电子表格的方式编制预算,这显然与全面预算系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缺乏战略导向。预算目标短期化,缺乏战略进展眼光。在没有制定企业进展战略的前提下编制全面预算,会导致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进展目标,会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未来长期的公司进展战略规划不相符,各期编制的预算目标衔接不良,全面预算管理常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前,首先要做好企业战略讨论,确立“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该仔细地进行企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