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丰子恺其人其事 《我们这些大人》一书由丰子恺所著,这是一本关于谈教育的书籍,对于今日老师和家长来说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下面我带来的是《我们这些大人》读后感:丰子恺其人其事。 金秋九月,团队共读《我们这些大人》,看此书之前,对丰子恺是完全陌生的,赧颜不已,网搜他的简介后得知:丰老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童趣 爱孩子 丰子恺作为一个散文学家,读他的《我们这些大人》一书比较轻松,省劲儿。看书后的第一感觉,觉得他是个有童真、童趣的人。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许多漫画作品可以证明,比如《瞻瞻的车》画的是他的长子,《阿宝赤膊》描的是他的长女。他在《谈自己的画》书中说到:“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寻求荒唐的乌托邦,因为躲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长者都隔代亲,对外孙女南颖的宠爱,无与伦比。丰老认为只有孩子们天真烂漫,独具慧眼,倘若长大后成了拘谨驯服的少年少女,他也无心再来赞美他的儿童世界了,“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开篇外甥杨子耘的回忆录也写出了丰老宠爱孩子们,允许孩子们随意嬉戏,而不是限制或者责备他们。文章中尤喜爱读丰老写得《渐渐》,我们都是渐渐地长大,渐渐地长高,心智也日渐成熟,倘若长大,便失去童真、童趣,丢失执着表达自我的过程。于永正老师也说过说,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想起我对儿子,由于爱好体育,所以我总是同意陪伴孩童的孩子,陪他一块儿玩耍,捉迷藏……我亦不喜爱孩子太成熟、世故,那样将缺少很多童真和乐趣,孩子的童年过得很充实欢乐。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葆有一颗童心。老师,是最容易年轻的职业,不是守着那些机器,或者每天与病人打交道,守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可从中感受到乐趣。我们的孩子,会细致入微地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过节还会收到一枝花、一个贺卡、一句祝福,你会感受到幸福满满。 善良 不杀生 人道是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这话可不假。他在《忆儿时》中提到自己儿时的黄金时代,印象深刻的三件事:养蚕,钓鱼,吃蟹,反思检讨杀生问题。丰老笃信佛教,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父亲的熏陶。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