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实行全球最严的煤矿安全制度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尴尬:2 月 20 日 XX 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总结 2025 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安排 2025 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只过了一天,2 月 22 日凌晨,山西屯兰煤矿便发生瓦斯爆炸,截至 22 日下午的事故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已死亡 74 人。紧随该省安全生产会议而来的这场事故,预示着安全生产仍是这个煤炭大省的心腹大患。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谜团:发生事故的屯兰煤矿,竟然是一个以“死亡率为零”和“技术进步”著称的煤矿,甚至在 2025 年被《山西日报》喻为山西循环经济重要窗口上“最亮的那块玻璃”。无论尴尬也罢,谜团也罢,数十条生命的猝然逝去,又一次把“矿难”、“死亡”、“生命”这些惊心动魄的字眼抛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又一次使“XX 省长 ”、“安监总局局长”这些位高责重的官员成为舆论的热议对象,又一次让无数的国人在震惊中无奈、在失望中麻木、在悲愤中咒骂。我们曾一次次模糊着双眼目睹了煤矿工人走上黄泉路的灾难,我们曾以口诛笔伐的方式吹响了欢送失职渎职者锒铛入狱的进行曲,我们也曾以与生俱来的宽厚期待“矿工省长”对矿难困局的破解。可大地震后升腾起的尊崇生命价值的全民启蒙、此次数十条生命的离去——— 他们是父亲、是兄弟、是丈夫、是儿子——— 迫使良知疾呼:面对每年数千条生命逝去的煤矿矿难,面对成千上万支离破裂的矿工家庭,我们应该实行全球最严格的煤矿安全制度,让最严谨的培训、最严格的执法、最严厉的惩处、最严密的监督制度落户中国,彻底让“生命”站在经济、效益、政绩之上。在信息时代,近年不断发生的矿难,总不由自主让人生发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想法,英国、澳大利亚多年的零死亡率、美国的高产出低死亡率,成为学界、舆论界甚至政府相关部门讨论、学习的典范。由于处于不同的历史进展时期,中国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炭安全生产的情况,无法和发达国家当下的水准相提并论,但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高水准不是一日建成的,也曾经历了频繁矿难、深刻反思、不断完善这么一个过程。中国要大幅提高安全生产水准、大幅降低煤炭生产领域的死亡率,乃至实现“零死亡率”,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经历,给我们以极大的借鉴和启发。以美国为例,在 20 世纪 40 年代前,美国的矿山死亡率高得惊人,曾发生一起事故死亡 362 人的惊天灾难。之后,陆续制定严密、全面的法律以遏制矿难。尤其 1968 年弗吉尼亚州法明顿煤矿瓦斯爆炸造成78 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