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及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一、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 为了避开发生重大、特大生产事故,保障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需要加强本单位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1、制定本单位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原则是对其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和监控。2、在对本单位进行全面安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并建档、备案。3、根据管理需要,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分级管理和监控。4、职能部门的监控要求。 工艺、技术、机动、仪表、电气等相关部门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对关键部位的安全运转实施监控管理。根据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定期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① 各项工艺指标必须符合“安全操作章程”和“工艺卡片”的要求,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转。 ② 各类动、静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静密封点泄漏率小于规定指标。超压容器及其安全附件齐全完好,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关键机组实行“特级维护”制定“特护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③ 仪表管理符合相关规定,仪表完好率使用率及自控率均达到有关规定要求。仪表联锁不允许随意摘除,严格执行“联锁摘除管理规定”。 ④ 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根据相关规定配备齐全,灵敏好用,符合有关规程或法规的要求。消防通道畅通。5、关键装置所在车间应确定关键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必要时,应绘制危险点分布图,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监督,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整改或实行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车间无法处理时应当及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6、班组应当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应当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章程”。发现险情、隐患及时上报,并主动处理存在问题。7、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持证上岗。8、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和可能,设置关键装置安全工程师。9、必须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各种应急处理预案,并及时修订、补充在有关操作章程当中。根据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处理预案的实际演习。 二、生产要害岗位管理1、凡是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仓库;贵重机械、精密仪器场所,以及生产过程当中具备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都属于生产要害岗位。2、要害岗位应当由保卫、安全、和生产技术部共同确认,经厂长审批,并报上级相关部门备案。3、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技术素养,并由企业劳资、保卫、安全部门与车间共同审定。4、编制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