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学,学以致用,促进操作技能水平提高笔者从事机械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多年,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改革思路。一、推行分层教学法技工院校生源综合素质不高,这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同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无法兼顾,容易造成好学生没有学好、“差”学生没有学会的局面,不但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竞争能力。笔者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模式,即分而教之开展教学,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关键。A 组学生基础好,动手能力强,对该课程感兴趣,能迅速掌握教师所授知识点,快速准确地完成训练课题,并有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能力;B 组学生能严格按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师授课进度同步,能准确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训练课题;C 组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不足,勉强或需教师强化指导,方能完成布置的训练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分别进入 A、B、C三个小组。这样的分组方式使得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一组,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可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题的难度、深度上有所区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更深层次学习的愿望,消除基础差的学生的畏惧心理,帮助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克服惰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分组后的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训练课题,利用教材或其他的资源,学习与探究该课题包含的主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自己编制加工零件的工艺规程,并互相评比,进行修改,互帮互学。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操作,找出操作技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 C 组学生辅导的力度和着力点有所不同,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谋生立业。二、采用台阶式的教学策略怎样才能全面提高学习效果,促使每位学生全面、持续发展,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业迅猛发展和用人单位的新要求呢?笔者一改以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实训操作为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职业道德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为核心。在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主,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意识,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的内容,更是学生知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