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红领巾广播稿 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今日我们都广播主题是“四月的怀念”,希望能和你一起缅怀曾经的岁月,共同珍惜今日的和平与幸福! 2:我们本期的节目为大家安排了以下内容:怀念抗日小英雄,让我们记住这些可爱的人物、怀念经典革命歌曲,你将倾听到铿锵有力的《保卫黄河》;怀念中感受我们今日的幸福时间;呼喊我们对和平的向往; 1: 希望今日的内容能让大家喜爱! 第一版块:四月的怀念之抗日小英雄(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1: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 年 10 月 25 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 60 多年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2: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亮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1: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