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抗生素污染源头需从多方面发力近几年以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推动,长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然而近日有媒体调研披露,目前,长江流域抗生素浓度偏高,并称“长三角约 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 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此消息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众多人士认为,妇女儿童受到的损害触目惊心,抗生素污染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长远进展,早干预早控制,不能再等了。那么,抗生素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又是如何产生污染的?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抗生素具备强效杀菌和抑菌作用“抗生素是具备强效杀菌和抑菌作用的一类药物,除了被用于人体输液治疗之外,还广泛用于养殖业中,比如禽类、畜类、鱼类等养殖业。”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老师罗世鹏博士说,在养殖业比较通用的做法是作为饲料添加剂,相关养殖的动物吃了含抗生素的饲料,就能够对致病微生物具备抵抗力,降低发病概率;此外,一些化妆品中,如祛痘、护肤产品,也有可能含有抗生素。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利教授介绍,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是药三分毒”。如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在螃蟹、青虾、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中使用,导致水体中残留较多;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是我们常用的抗生素,一旦被滥用和随意丢弃,会随着生活污水进入环境;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青霉素等是畜牧兽医使用较多的抗生素,同样是抗生素污染的来源。目前,世界上有 3000 多种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而中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药量最多的国家,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 21 万吨,仅土霉素产量 1 万吨,占世界年生产总量的 65%;我国人均年使用量为 138 克,是美国的 10 倍多。“如此大量的抗菌类药物连续使用,随人畜排泄物进入环境,无疑给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王慧利说,越来越多的检测数据显示,抗生素已经成为水环境中尤为重要的新型污染物之一。因此,抗生素的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王慧利告诉记者,人畜服用此类药物大多不能被吸收,多以活性代谢物形式进入环境,尤其是渔、牧、禽养殖场等周边排放场所及污水处理厂附近,其浓度极高。如氟喹诺酮类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小,环境中很难降解,虽然其半衰期不是很长,但由于大剂量、高频率使用,导致“假持久”现象,难免在环境中维持一定浓度并随着各种排污手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