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他学会创新。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我看过一篇关于中国和德国家庭教育比较的文章,德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带孩子走路时,往往不自觉地牵着孩子的手或把孩子放在自行车车座上,而在德国却很少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者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从来不扶;孩子都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沟通上,他们总是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沟通,鼓舞孩子自由表达,自主决定。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常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育是非常不利的。二、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欢乐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进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虽然现在我们在大力推行素养教育,但是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比如不要太在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更不要以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支持他鼓舞他大胆尝试新事物,让他感觉到学习是欢乐的,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三、学会做人是根本,一专多能和学好外语也很重要。要学会做人。要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等。无论哪个年代,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以便与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要一专多能。在竞争的社会,多种能力的培育肯定是需要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专长的培育。拥有一技之长,这是竞争社会个人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进展的需要。要学好外语。新世纪科技的飞速进展意味着国际沟通的日益频繁,谁掌握语言越丰富熟练,谁就能够在国际沟通中畅通无阻。因此我赞成幼儿园开展外语教学。四、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是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