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我到我们市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与那里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了几次沟通,从中收获颇多。作为我省知名师范类学校毕业的硕士讨论生谢老师,他为我介绍了很多有关于心理学前景及就业方面的知识,另我的视野再次开阔。很多人以为心理学就是作老师,从事心理咨询什么的。上海目前的情况是,假如你是硕士毕业,你在上海的高校不可能拿到老师岗位,你只能从事辅导员工作,在上海进入高校起码博士学位。很多人想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是不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的,除非你肯花上十年以上的精力在上海创出明堂。上海的高校目前心理咨询的岗位已经足够,估量在未来三年内你们毕业后很难在进入,一个萝卜一个坑。更多的各位假如想进入高校的话,很多人都会去作辅导员。心理学目前比较好的前途是进入企业,主要包括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他还为我介绍了心理学硕士毕业的工资情况。1.高校辅导员,3000,不包括奖金 2.高校心理咨询人员:2500,不包括讲课费,奖金,额外收入等 3.人才中介,不一定,一般说来年限越久就越是容易,5 年后一般年薪大概在 20 万左右,5.人力资源管理,私营企业3000 起薪,外资企业大概在 8000 左右 6.公务员收入在上海大概在 3000-5000,额外收入另计 7.高校老师收入据统计年薪平均在 70000 左右。8 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公司等收入在 5000 左右。目前我所知道的心理学硕士最低工资在2500 元。不包括奖金。据预测,进入 21 世纪后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并将上升至全部疾病负担的 1/4以上。此外,由于中国心理咨询业起步较晚,仅从公益性的诊所来看,机构和专业人才也极为缺乏。”中国的心理咨询业处于一种供求极不平衡的状况中,精神疾病患者严重超过医疗机构的容纳数量,直至 2024 年,我国仅有精神科机构 572 所,病床 11 万余张,精神科医师 1.5万余名。而全国目前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为 1600 万左右。也就是说,床位和精神疾病患者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 1 张床位对应 146 个精神疾病患者,床位使用率竟超过百分之百。基于这个供求的严重平衡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的重视,心理学的进展是极其迅速的,这很快的就带动了心理学的培训市场、包括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和心理在职讨论生等形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