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与 其 他 学 科 渗 透” 之 非 连 续 文 本 题型 1.内容概括 2.信息判断 3.原因探究 4.材料比较 5.图文转换 6.字词品味 7.手法分析 8.方案设计 9.观点阐述 10.感悟建议 非连续性文本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 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它是由逻辑、 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不是那种连贯的、成段成篇的文 字,而是由多种形式组合而成的一般包括图表、 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 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具备文本 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 其他文本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1、在内容上,多文本。 2、在文体上,跨文体。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 解题思路与方法 1. 内容概括类 (1)直接提取法:仔细阅读材料,若其中有直接 表述能够回答问题的词句,可直接摘抄。 (2)连缀成句法:当材料中的信息较为分散 时,选取关键语句,通过适当的连接词将其组合 成完整通顺的句子。 (3)意思概述法: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 信息判断类 (1)材料与选项对照法:将阅读材料中的具体细 节、数据、观点等与选项一一比对。 (2)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材料中分散的信息进 行整合分析,以判断选项的正误。 (3)关注细节法:特别留意材料中的数字、限 定词、特定表述等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3. 原因探究类 (1)仔细审题,善于探究:认真分析题目,明确 探究的方向和重点。 (2)科学解说,巧妙阐释:根据材料中的线索 和语境,用准确、清晰的语言阐述原因。 4. 材料比较类 (1)用心研读:全身心投入对给定材料的研读, 把握每则材料的核心要点和关键信息。 (2)潜心比较:从多个角度深入比较材料,如 内容、观点、数据、论证方法等。 (3)专心辨异:专注于发现材料之间的细微差 别和独特之处。 5. 图文转换类 (1)表格题 ①把握考题要求:认真审读题目,明确表格所反 映的主题和需要回答的问题。 ②正确认读图表:仔细观察表格的表头、行标 题、列标题以及数据单位。 ③讲究表达方法:在归纳信息时,要简洁明了、 准确客观。 (2)漫画题 ①审读画面:全面观察漫画中的所有元素,包括 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背景的设置,文字的 提示等。 ③类比联想:联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