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_第1页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_第2页
由于巨大的灾难,那些鲜活的生命,永远消逝。虽然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可有的人,未及完全盛开,便凋殒在不可遏阻的山崩地裂之中。在这周年之际,我们再一次忆起血泪和伤痛,也再一次被那些不同凡响的普通人的爱所温暖。可以告慰悲伤的,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已成为民族的精神遗产,是废墟上正在隆隆兴建的更加美好的家园。通信业,这个在所有受灾行业、系统中最快抢通,最快恢复运转的行业,正以更快的速度恢复重建,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可以重新崛起,因为什么?因为有伟大的精神和互助的情感,可以转化为战胜灾难的能力,可以恢复家园的美好和宁静。在这周年之际,我们要向那些曾投身抗震救灾一线、担负通信保障重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团队致敬。他们中有的背负沉重的设备翻山越岭、紧急行军,有的在不可思议的气“”象和地理条件下冒险空降 信息孤岛 ,有的在泥石流的威胁中抢修光缆,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抗震救灾筑起了一条条 生命线 ,哪里有通信需求,就不惜一切代价将通信延伸到哪里。在这周年之际,我们要向那些依靠科学规划、共建共享,为灾区恢复重建提速的通信建设“”者致敬。国家提出,灾区通信恢复重建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四川加码,力争一年半完成,为灾区经济社会进展发挥好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而要在一片废墟上如此神速地重建新家园,说到底,还是要靠齐心协力、共建共享。在很多灾区,首次出现了移动、电信、联通和广电四条通信光缆共用一趟杆路的情形。共建共享,不仅节约了数亿元计的资金,加快了重建进度,更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互为保护路由的新模式。共建共享,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遗产在通信业的延续。回眸大地震的惨痛经历,让人深深地感到,人的精神是伟大的,生命却是渺小而脆弱的。展望家园重建的现状与未来,各种潜在的危机和灾难并未离我们而去,而提供更加强大和安全的通信保障,是通信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如何进一步提高通信网络的防灾减灾能力,如何打造天地一体的、可以适应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将是通信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应该长久思考和为之奋斗的课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帆文传+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店铺,各类公文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