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书本上冰川形成和海洋生物的知识令人乏味、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排序令人眼花缭乱、而一处处古迹更像是尘封于广袤历史长河中的老古董,让人提不起兴趣。但当这些知识化身为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学习方式也变成由孩子们自己去探究,看似“”“‘’”枯燥的科普知识就 活 了起来。 身临其 镜 就是这样一款将少儿科普与 VR 技术相结合的图书系列产品。透过 VR 眼镜,孩子们可以在 15 个场景中自由切换,探究海洋、宇宙和古迹这三大主题下的神奇世界。“VR+”产生奇异化学反应8 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VR 企业展示区吸引了不少人。在北京典开科技的展位上,不少人拿起 VR 眼镜,会发现有一个绿点,当绿点对准不同标志物时,就会自动播放配合有语音讲解的动画;同时,也会有显著标志引导体验者将绿点对准某一处,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场景。这种类似于打游戏一般的场景和场景的切换感不断激发着体验者的求知欲,使科普知识不再乏味。“‘’”身临其 镜 系列图书是典开科技旗下品牌酷思维打造的一套 VR 技术与科普读物结合的图书,共三册,分别以探究海洋、宇宙和古迹为主题,每个主题都设置有五个 VR“场景。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主题进行开发,主要考虑到 VR 技术的优势就是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感、” 沉醉感和穿越的感觉。而这三个主题的科普知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直观感受。 典开科技联合创始人郭燕鹏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图书节上观众的反馈远超郭燕鹏的预期,这令他对 VR 技术应用到科普教育中的进展前景“很有信心。 这套产品的用户群定位是 6-12 岁的孩子,但实际在我们的产品测试中发现,”三岁多的孩子体验过后,就已经能够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了。 假如说在 VR 技术的帮助下,孩子学习科普知识的效率令郭燕鹏惊喜,那么在图书节上孩子拿着 VR 眼镜久久不愿“离开的场景更令郭燕鹏感到激动。 我们开发这套产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些知”识,让科普不再枯燥。如今,这个目的终于达到了。 郭燕鹏说。当然,郭燕鹏也承认,这款产品目前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仍需优化技术增加VR 场景的真实体验感,提升不同手机型号系统对使用 APP 的兼容性,还有增加不同主题,使题材更加丰富。郭燕鹏坚信,纸质书与软件相结合是酷思维的优势,因为书是死的,而软件中的内容可以不断更新、扩充,这样就延续了纸质书的生命周期。“”产品才是 自己的孩子 在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