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古诗词积累 (七年级上 课外 )课外 8 篇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赏析】《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在途中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手法: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赏析: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写法】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全诗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一、理解性默写1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 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 。2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 是 , 。解析:1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2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针对训练二、理解与赏析1.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 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3. 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