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5 文学文化常识目录导航 思维导图(见压缩文件中 1 份 pdf):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 知识清单:分类梳理(14 大常考知识)、分册梳理(6 册教材课内知识梳理、文学常识梳理) 典例精析:对考点考法进行细致剖析和讲解,全面提升 易错易混:2 个易错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 真题赏析:精选热点地区 2024 年真题,感受中考,知己知彼 做好文学文化常识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要归纳总结,记忆比较,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好本题还需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文学常识考查易出错之处有:作家作品搭配错误、作家国别及所处时代(朝代)判断错误、作品体裁归类错误、对作品人物分析错误等。文学常识这部分知识侧重于识记,要准确掌握。主要复习手段是背诵,背诵时要注意:一要围绕名家名篇有重点地进行,切忌贪多贪快;二要注意纵向(历史进程)、横向(同一时期)两条线索,要将特定作家作品放在它的特定“坐标”中去记忆,不要孤立记忆。一、分类梳理姓名称谓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杜甫字子美。称号。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核舟记》),“东坡”是苏轼的号,“鲁直”是黄庭坚的字。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陈康肃公善射”,“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是王昌龄贬官之地,称“王龙标”代王昌龄。称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故称柳河东;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称王临川。称官名。如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而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年龄称谓年龄古代称谓年龄古代称谓年龄古代称谓1 岁以下襁褓童年髫年、总角15 岁(女)及笄7-8 岁始龀13、14 岁(女)豆蔻20 岁(男)加冠年龄古代称谓年龄古代称谓年龄古代称谓30 岁而立50 岁知天命70 岁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