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入木三分刻世间万物文采飞扬著海内奇书《野叟曝言》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有“天下第一奇书”之称。它是夏敬渠晚年所著。全书围绕文素臣的发迹展开,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帝王将相熔于一炉,集历史、神魔、侠义为一体,可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被鲁迅誉为“以小说见才学者”之首。夏敬渠是个饱学之士,他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同时,他又是个失意的知识分子,一生屡困科场,直至白发苍苍仍是个秀才,于是他便把自己的理想一股脑儿地写进了《野叟曝言》里。夏敬渠笔下的文素臣文武双全、品学兼优,可与古代的漆雕开、宋玉、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先贤相媲美,是个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同时他还是美德懿行的化身。他孝敬母亲,厚待晚辈,对朋友重义气,对弱者加以救援,诸多美德都完美地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他一生除暴安良,济困扶危,为国建功立业。最后,文素臣身居宰辅,位极人臣,天子都尊称他为“素父”。借小说以炫耀才学的人古今皆有,而夏敬渠可称为典型。三首诗写书门大意十觥酒贺圣教功臣(节选)且说文素臣这人,是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说他不求宦达,却见理如漆雕;说他不会风流,却多情如宋玉。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退然如不胜衣;勇可屠龙,凛然若将陨谷。旁通历数,下视一行;间涉岐黄,肩随仲景。以朋友为性命,奉名教若神明,真是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他平生有一段大本领,是止崇正学,不信异端;有一副大手眼,是解人所不能解,言人所不能言。记得成化元年,朝廷命景王见濠,太监靳直,兵部尚书安吉,至南京祭告孝陵,并赴苏常两府,查阅江海门户,操兵防倭。安吉至苏州,借观人才,以“三教同原”命题试士。素臣既不信仙,尤不喜佛,作诗两首触之。历史余思这样一位品貌兼优、文武双全的奇才横空出世后,自然不甘寂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君暗臣昧、宦寺专权、藩王谋逆、外强觊觎、异端泛滥、邪说风起的情形是小说所铺展的国势倾危的社会背景,这为文素臣大展身手提供了最佳的历史舞台。读奇书孙康怜雪影试英物宣武出啼声(节选)水夫人蹙额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你弟若在京中引见时,必有大祸,这督学又翻过脸来,那时就无可解免了!凑巧昨日未小姐着未能来送中秋节礼,我与你出其不意,连夜雇船,前往丰城,庶可脱此祸害!”古心道:“二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