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冷热之变:昔日最热专业现排不进前十八所高校今年热门专业及十年前热门专业 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八所高校招办老师,综合各大学前十位专业报考排名发现: 十年前刚刚萌芽,只在部分高校试行的“精英班”,现在最受考生欢迎; 十年前引理科生趋之若鹜的计算机,现在在前十热门专业中,已排不上号; 十年前温吞水一样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现在又有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气概; 十年前引领文科生风骚的法学、新闻学,现在已被金融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代替; 十年前因为与工厂、车间关系密切而被忽视的机械专业,现在悄然成为新贵; …… 中国计量学院招办主任范庆瑜分析,“十年前,信息产业迅猛进展,所以计算机专业的报考率高,但随着大量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IT 行业从业人员饱和,缩短了专业的‘热度’周期,所谓‘热门’也就成了‘冷门’。” 与计算机专业相对的,以前不受人待见的“机械专业”,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机械制造行业进展良好,机械专业的报考率一直在提升。范庆瑜说,今年中国计量学院的自动化专业就排到了第四。 十年前,法学、新闻学等热门专业,也和计算机专业相似,听起来风光,一直受大众追捧。但在就业上频频被“黄牌警告”后,今年也很难进前十了。 “只有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因为待遇高、工作环境舒适,一直受大众追捧,所以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报考率一直非常高。”范庆瑜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也觉得大学专业冷热变迁,与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有关:“大学专业的冷与热,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的产业结构 在不断调整,人才需求在跳跃式变化,造成教育转型的相对滞后。只有政府、高校以及学生,将视线从学科和专业本身投射出去,真正了解市场需要,了解学生求知 的需要,才能及时应对社会转型需要。” 大学专业冷热变迁,也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关。 在如今的人才供需市场上,专业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太平人寿公司浙江分公司杭州本部业务经理李炯以今年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的结果印证,“保险学一直是热门专业,但最终录用的求职者中,真正是金融学、保险学出身的毕业生比例很少。” 许多企业 HR 也表示,如今在招聘中,除了专业性特别高的岗位,一般不会限制专业方向。“我们会更多考量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 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