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对比状态原理:当两种气体处于相同对比状态时,气体的许多内涵性质(即与体积大小无关的性质)如压缩因子 Z、粘度也近似相同。2、天然气压缩因子:指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一定量真实气体体积与相同温度、压力下等量理想气体体积之比。即 Z=V 实际气体/V 理想气体。3、接触分离:指在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气体与油始终保持接触,体系的组成不变4、体系的组成:体系中所含组分以及各组分在总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该体系的组成。体系的组成定量的表示体系中个组分的含量构成情况。5、泡点压力:指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6、露点压力:指温度一定时,压力升高过程中从汽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7、饱和蒸汽压:指某一单组分体系在某一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蒸汽在恒定容器内所产生的压力。反映了该组分的挥发性。若饱和蒸汽压越大则挥发性越强。8、气液平衡比:指平衡体系中第 i 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的比值。即 Ki=yi/xiO9、束缚水:指在油藏形成过程中未被油气排驱而残存在储集层内的不再参与流动的水。10、岩石的粒度组成:指不同粒径范围(粒级)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数,通常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11、岩石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内表面积。12、胶结类型:指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13、滑动效应:指由于气液粘度差异悬殊而导致的两者在微小孔道中的流速沿断面分布的差异现象。14、界面张力:指任何不互溶体系中单位表面面积上所具有的自由表面能。15、自由表面能:由于表面层分子所处力场不平衡而在表面层分子内所聚集的未曾消耗掉的多余能量。16、吸附现象:指溶解于某一相中的物质,自发地聚集到两相界面层并急剧减低该界面层的表面张力的现象。17、润湿现象:指不相混的两相流体与岩石固相接触时,其中一项流体沿着岩石表面铺开从而降低体系表面自由能的现象。18、润湿滞后:指三相润湿周界处所受力场不平衡时沿固体表面的移动迟缓而使润湿接触角发生改变的现象。19、贾敏效应:泛指珠泡通过孔道狭窄处变形产生的附加阻力效应,包括液阻效应和气阻效应。20、微观指进现象:不等径孔道中界面推进速度差异或者界面推进距离差异越来(a)当[Na+]-[Cl-][SO2-]V1 时,属于 Na2SO4水型;(b)当[Na+]-[Cl-][SO2-]>1 时,属于 NaHCO3水型。(a)当[C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