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病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发展目标概述(即总体发展目标)经过 10 年的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和技术竞争力,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引进掌握高新理论和先进技术。使本学科成为全国中医方面学术领先、临床疗效显著、管理先进、人才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示范基地。并将建设成果向周边辐射,从而促进我科建设的整体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最终把我科建设成为具有岭南中医特色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知名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西医结合脊柱病医疗中心。二、具体目标1.专科硬件建设计划(包括科室规模、设备配置计划、实验室或研究所建设规划等内容)在第一个 5 年内(2010 年至 2015 年),扩大科室规模,增设脊柱病区床位数至100 张,其中约 50 张病床为脊柱病手术床位,另 50 张病床为脊柱病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床位,成立脊柱病治疗中心。科室人员安排方面设立脊柱手术组、脊柱康复组、科研小组及秘书 1-2 人。设立脊柱专科门诊、脊柱骨质疏松门诊及脊柱功能康复门诊。设立脊柱病研究室(实验室),争取 1-2 位人员编制,配备专职的实验室人员,充分利用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增加投入,加强实验室、教研室的功能配置和管理。在第二个 5 年内(2016 年至 2020 年),进一步完善专科医疗设备、实验设备,引进更多的脊柱微创及高精尖技术设备,保持省内的领先地位,满足病人对医疗月服务日益提高的要求。将中医脊柱病治疗中心打造成国内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中心,为专科承担重大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2.专科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以科主任负责总体工作。病区医生分脊柱手术组、脊柱康复组,其中脊柱手术组设置 4-5 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约 20 张床位,各有 1 名高年资副高以上医师负责;下设 2-3 个小组,各有 2 名医生各负责管理约 10 张病床。专科设立 3 级医生负责制,开展病区医疗工作。除医疗工作外,还负责门诊、教学工作。每半年安排 1 名医生专职负责临床教学工作,其他医务人员协助完成临床教学任务。实验室安排专人负责,配备专职实验人员从事科研工作。专科设立学科带头人 1 名、学术带头人 2 名、专科秘书 1 人、教学秘书 1 人科研秘书 1 人,负责重点专科的日常医、教、研工作。专科参和的协作分组均由一位专科副主任担任管理工作,负责协作分组的相关工作。专科秘书负责重点专科资料管理工作,监测重点病种诊疗常规的切实执行;教学秘书负责科室教学工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