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具备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具备能力 1.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具备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构建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 老师基本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知识及信息能力,是构建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信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检索、信息管理、信息法规等相关知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通过掌握信息知识正确处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和传播的关系。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计算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信息猎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和信息生成能力,此外,还包含硬软件的维护与管理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通过建立信息能力有效进行信息的猎取、传递、再生、施用等高级技能。 2.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掌握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运用,教育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拟定教学设计方案;而教学实践能力则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以及教学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注重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小组探究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与协作意识。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智能化平台下,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元化沟通和合作,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 3.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具备媒体资源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意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除了本身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语言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外,在技术方面,还应利用自身对媒体资源认识的优势,创建开发有利于自身教学的媒体资源,优化教学环境;同时在理论方面,信息氛围的营造与信息文化的建构包含许多制造、创新的需求,也隐含着沟通、沟通的需求,信息技术老师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则应积极参加相关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术沟通会,分享老师之间的教学讨论方法,抓住每一次机会取长补短的,自成一派独特的教学理念。 4.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应通过课程反馈与评价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内化教学概念 在信息风暴席卷全球的今日,重复的信息更迭交替终会孕育出成熟的信息技术,就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而言,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在仔细讨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课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