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新旧观念的反复交锋中逐步完成。进展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进展观,创新进展思路,首先要转变进展观念。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观念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重 gdp 增长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进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宝制造而忽略财宝共享等观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进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旧把 进展是硬道理 简单地理解为 增长是硬道理 ,依旧“”“”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视为 以速度为中心 。这些情况的存在足以说明,要真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转变进展观念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 gdp 至上与进展失衡的观念加以矫正,积极促成各个地区走上健康、文明、以人为本、可持续的进展道路。进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进展观的具体体现。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进展,促使经济增长中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进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进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进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进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特别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进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政绩观与进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进展观,反之亦然。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乃至个人的升“”“”迁。于是,不管中央如何三令五申反对 形象工程 、 政绩工程 ,他们却依旧我行我素。这种情况势必影响科学进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要落实科学进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实现执政观念和政绩观的转变,要根据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立新的共享价值观。目前我国还存在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拉大等现象。假如在今后的进展中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风险将会因积累而放大。因此,从缩小差距、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