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讨论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地区。云南白族传统民居是白族先民们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沉淀及吸取各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结晶。白族村庄处处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如照壁门楼、坡顶屋面、白墙灰瓦、流檐飞阁、大理石屏、淡墨彩画及精致木雕与石雕等,由此体现出白族鲜亮的地方特色及民族风格。云南白族民居是白族人民为适应白族民俗习惯、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所制造出的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也是白族传统文化所呈现出的物质形态,因此白族民居从整体空间至细部装饰、从室外至室内及从选址至营造的方方面面均凝聚着白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侧重谈论云南白族民居装饰的特点及风格,以期对现代室内设计有所启发。建筑装饰是一种以建筑实体为依附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建筑造型艺术的深化与进展,因此装饰对充分表现建筑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采纳四合院式,因此白族人民十分重视对建筑的装饰与美化,建筑的用料、造型、结构及装饰均体现出白族的民族特色,且白族民居采纳砖木结构,因此十分讲究对室外的装饰。白族民居的装饰特点与风格具体由民居的重要装饰部位及装饰手法体现出来,同时建筑的庭院景观陈设、色彩搭配及用材也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本文侧重从装饰手法角度浅析云南白族传统民居的装饰特点与风格。(1)木雕装饰工艺。云南白族传统民居的格子门、吊柱、横坡、走廊栏杆及板锯等部位普遍采纳木雕装饰工艺。中国古建筑木雕刻饰艺术是一种运用多种技术及艺术手段对建筑形象进行雕刻加工与美化的雕饰门类。木雕有贴雕、圆雕、浮雕、线雕、嵌雕、透雕等类别。云南白族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多由剑川木匠所创作,且从古至今,中原文化便影响着剑川白族木雕艺术。白族民居的窗户、斗拱、梁柱、隔扇及横坡等部位均刻有剑川木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且各图案纹饰多取自中原地区的牡丹、龙凤、鹿及马等传统题材,但白族工匠融合了白族人民的审美观点及生活情趣,由此创作出二龙抢宝等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纹饰。云南剑川木雕艺术多分布在门窗构件上,且以正房明间底层的六扇隔扇门为最。民居木雕的区别为髹漆及雕工的繁简粗细。民居的格子门均以椿木、樟木、楸木为底材,上下部分别为镂空雕刻及浮雕,上中下部分别镶嵌一块小雕花板,镂空雕刻为二层~六层不等。此类雕刻有装饰效果及透光通气的作用。木雕装饰的另一焦点在主房明间廊柱上的插梁暨露头。总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