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老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沟通(动手实验)--反馈归纳--深化创 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 轴 、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育,创新思维的培育,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育放在教学的首位,使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 自学质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育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老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老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纳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纳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究,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育。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 筛选问题。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学生自学盐类的水解这一节内容第一课时时,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①不同的盐溶液为什么能使指示剂显不同的颜色?②强碱与弱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碱性?③强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酸性?④强碱与强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⑤酸式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⑥弱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显什么性?⑦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⑧如何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等等,老师就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筛选问题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能力培育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假如这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