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美角度论伍尔夫的诗化小说摘要:伍尔夫与新月派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中西文化的优秀代表,他们各自的诗化小说和三美理论都对现代文学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依托,从三美的角度来分析伍尔夫的诗化小说。引言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是英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女作家,她一生致力于现代小说的改革与创新,力图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和形式来描写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与生活。有人说伍尔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家,她在小说中引进诗的因素,提出了诗化小说的理论。而与伍尔夫同时代的中国新月派的诗人们,突破了旧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本文旨在用新月派的三美理论分析伍尔夫早期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以此阐释伍尔夫独特的诗化小说特点。1.伍尔夫与新月派伍尔夫在她的艺术追求中,继承了英国传统小说中的诗性化因素,对未来小说的形式提出了大胆的试想。她提出,所谓诗化小说并非用诗的格律来写,而是用诗的透视,诗的技巧,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构造诗的意境。与伍尔夫同时代的新月派,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文人学者团体,也以丰硕的创作和讨论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围绕着《新月》杂志,一批具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学者、作家、艺术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与伍尔夫为代表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BloomburyGroup〕颇为相似的团体。新月诗派也以创新而著称。他们力图突破就格律诗的限制,对五四运动以来的新诗艺术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求。1926 年 5 月,闻一多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说明了新月派的共同艺术主张。文中提出应当建立新的格律诗的任务。新诗创作的美学原那么应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者的结合。。三美理论大胆汲取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从听觉上,视觉上,感觉上,对诗的艺术美进行了要求与限定,闻一多把它比方为戴着脚镣跳舞。既然伍尔夫的小说具有诗化特质,那么三美也完全有可能表达在她的小说作品中。2.对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三美分析《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代表。通过文本细读,我们也能发现其中潜藏的诗意。作家看似漫不经心的表达,却在字里行间闪耀着诗意的光辉。2.1.音乐美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容易意会又最不容易言传的艺术。新月派诗人主张诗歌也应该有音乐美,即把语言的节奏与意义的节奏结合起来,使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就获得了一种更深的、扩展的意义,犹如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