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说:雇人 老头子刚过世那会儿,喜鹊婶着实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痛哭了好几回。生老病死,人生的必由之路。喜鹊婶是个明白人,想得开,过了那阵儿悲伤也就挺起了腰板过日子还时常在人前打趣说:没那个死鬼煎熬人,轻松多了。 过罢年,开了春,眼看着到了忙活的日子。儿子在学校教书,媳妇奶着娃娃,田里需要人哩。儿子便和喜鹊婶商量:妈,雇个人吧? 雇个人吧。喜鹊婶答应着。 话一传出去,就有个老李找上门来,年龄比过世的老头子小不了几岁。 儿子说:年纪大了点。 喜鹊婶说:年纪是大了点。 这一放就是好长时间,总没个合适的人选。果园里的草儿冒了芽,疯长,树上要喷药、树下要施肥,儿子只有一个星期天,忙完了学校的事又要忙田里,晚上还要备课改作业。喜鹊婶和媳妇合计:要不就让老李来吧,年纪虽大了点,比起年轻人却稳重些。 老李爱侃,侃起来鸡呀猪呀狗呀地没完没了。媳妇看不顺眼,脸一耷拉抱着孩子一边去了。喜鹊婶就开了口:时辰不早,该去田里了。 老李虽说爱侃,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马虎。早到了吃饭的时间,仍不见他回来。锅里的饭喜鹊婶热了放凉、凉了又热。无奈,喜鹊婶将饭菜送到了地头上。看着整好的田埂、刨松的土壤,喜鹊婶就想起了老头子。想起了老头子,眼角儿就潮潮的。 人家心地实在,咱也要诚心待人。喜鹊婶将心比心,老李的衣服破了她给缝上,脏了她给洗净,热饭凉茶总是递到手里。待老李真像待老头子一个样。 听说老李是个光棍汉,喜鹊心里就格噔了一下。再见老李时,喜鹊婶就心慌慌地跳,语无伦次,手足无措。贱!背过人喜鹊婶就骂自已没出息。 没星星没月亮的夜晚,天黑得像扣着一口锅。喜鹊婶将烧好的茶水给儿子送了去,未进门,就传出儿子、媳妇说话声。哎,知道不?知道啥?咱妈呀。咱妈?死榆木疙瘩,外面的人都敲起锣了,你还蒙在鼓里。看样子,咱妈对老李还真有那个意思。这么多日子你也看不出来?唉你说说,真要是那样,该咋办?咋办?儿子一时也给懵住了。好大一会儿,儿子才开口:这有啥难办的,只要咱妈同意我可不同意!听口气,媳妇的嘴早噘起来了:亏你还是教书的。你也不想想,咱妈招个老李来,过不了几年,咱妈一死,老李又讨了老伴来。再过几年,老李一死,老伴又招个老头来咱总不能埋一个老人,再埋一个老人,再埋就这么一点家产,非要让他们折腾光不可!媳妇的小数循环学得真够高水平的。那你说咋办?教书的儿子没了主张。咋办?我看不如趁早 往下的话喜鹊婶没有听得清。一阵眩晕,她险些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