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经图》看健身气功养生智慧〔续上期〕健身气功中“气沉丹田”、“意守丹田”的功用认真观察可以看出,《内经图》中下丹田的位置是位于脐后脊前,前七后三的肾下方,从该图与“织女运转图”的比较可以知道,下丹田与人体双肾的大小差不多。丹田是“性命之根本”,它分为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分别储藏“精、气、神”三宝,人的体魄强弱,生死存亡,全仰赖丹田元气之盛衰。健身气功的“气沉丹田”、“意守丹田”指的都是下丹田。所以,下丹田也称为正丹田,它是健身气功习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可见,《内经图》给我们感悟健身气功“气沉丹田”、“意守丹田”,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思维途径。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汇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聚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这些观念与《内经图》、健身气功对“丹田”的认识相一致。这些一致表现在以下四点:首先意守丹田主张相一致。历代养生家都主张意守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各经所属之脏腑。其次是对丹田的作用认知相一致。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气沉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下丹田前通脐,后通肾。由于肚脐是胎儿在母体中存活的根蒂,肾为人的精、命之本,所以,“意守丹田”、“气沉丹田”时,一吸那么百脉皆合,一呼那么百穴皆开。呼吸之间便可不断增长元气,进一步调整经脉的畅通。常言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一丸红日高悬天空;“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一息真阳下藏于丹田。作为生命个体,“阳气贵降不贵升”,阳气一定要降下来,才能形成脏腑躯体结构,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才能在“天人合一”中独立为人,否那么就羽化、气化,融合在天地之间,谈不上个体生命了。目前气候变暖致使自然界阳气升多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