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摘要:工业设计是一个要求学生创新能力很强的专业,但是现有设计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本文分析了现有工业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阐述了通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赛促学;开展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等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成效,为改革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提供了思路。关键词:创新能力;培育;工业设计;教学改革就我国的工业设计整体而言,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的阶段,或者说处于一种亚工业设计状态,产生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设计的原创性,设计师具备创新能力是产生原创性作品的基础。因此,在工业设计人才培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尤为重要。1 在创新能力培育方面,现有设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1 艺术与技术不能很好地融合在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常把纯设计的教学模式套用到工业设计上,人才培育中偏重机械方面的教育,艺术方面的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产品审美形态的把握和制造。在艺术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2024 年均改为产品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废工程教育,过重地推行绘画教育,虽然本着对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的理解,在课程设置上,艺术类与技术类的课程都有,但是由于缺少综合性设计训练,课程之间割裂严重,导致学生设计中不能使艺术与技术进行很好的结合,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引发科学的思维。1.2 模仿学习方法过重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在学生学习设计的初期可以借鉴模仿一些优秀的设计,但是教学过程中假如没有很好对学生进行制造思维的引导,久而久之,模仿会变成设计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比如,在设计作品的评判过程中,老师常把“模仿得像不像,画得细不细”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引导下,学生很难有创新的主动性。1.3 注重学生动手训练,忽视创新思维训练长期以来,我国的设计教育,习惯于“由技入道”,过分强调技法训练,缺乏对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加之很多课程作业量过大,学生疲于应付,无暇构思创新性的设计方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无他,唯手熟耳”。1.4 面对实际的设计实践不足上述问题,在工业设计人才培育过程中假如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将极大地影响人才培育质量。2 以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与成效2.1 教学改革措施(1)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前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纳的是典型的三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