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探讨摘要:结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划(2024-2024)》相关内容,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专业改革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对信息技术融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合交通运输专业两门主干专业课的课程特点,提出了利用构建核心知识点体系和制作核心知识点视频的教学改革方法,由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转变为有技术支持的学→教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讨论能力,培育学生的自学、总结归纳能力和讨论表达能力,实现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加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关键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深度融合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进展,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教课堂的讨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24 年 3 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划(2024-2024)》,提到高等学校要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相互融合,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老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东北林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作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专业,要加快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步伐,特别是加强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因此,在交通运输专业要加强重点课建设工作和教育部要求高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双重背景下,进行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讨论与实践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一、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教学改革的进展现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划(2024-2024)》指出:高等院校要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加式教学,鼓舞进展性评价,探究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提倡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鼓舞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进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要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从教育进展规划上看,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把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步转换到由信息技术支持的学→教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加式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