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中校本研修考核方案十六中校本研修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强化校本培训管理体制,增强教学意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老师业务能力为重点,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成果。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 学校制订了校本研修工作量化考核细则,主要参照“白云路会议精神”,制订了我校校本研修学分考核细则、三型能级考评表、学习型老师考评表等分目标与过程量化考核,实行“校本研修学分制”,纳入老师业绩考核中。根据“子陵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学分考评管理办法”之规定,老师每期必须完成必修培训学分,才能取得本年度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特制订校本研修考核与评价制度。 二、研修形式 (一)、常规教学 1、备课 (1)、严格执行课标要求。 (2)、坚持集体备课,要求每个备课组每个星期集体备课一次,并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时间。 (3)、备课要求同存异。重点、难点内容统一,教法、学法等则根据老师自身实际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各有不同。 (4)、老师要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上交备课记录。 2、教案 (1)、教学内容编排合理,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 (2)、环节齐全,层次清楚,书写工整、法律规范。 (3)、有德育渗透点,并根据学校要求,每天最后一节课老师应有安全教育之内容。 (4)、提前写 1——2 节教案,注明备课日期,有课后反思。 (5)有条件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但要按学校的要求做。 3、公开课 (1)、根据学校规定,每月每个备课组必须推出一堂校级公开课,每学年每位老师必须上一堂讨论课。 (2)、备课组的公开课必须由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备课、磨课,然后再推出。 (3)、公开课必须提前一周通知教导处,并由教导处公布信息,无课老师均应参加听课。 (4)、公开课的教案、课件的准备。公开课的教案必须在开课前交教研组长,公开课的课件则于课后交教研组长,并于学期结束后交教导处存档,作为公共资源。 4、听课 每位老师每学期完成听课 16 节的任务,并有听课记录、有听课评估意见。 以上材料将由教导处组织人手在学期结束前集中检查,并将结果反馈给教科室,计入老师校本研修学分考核中。 (二)、自主研修 5、反思性研修 引导老师每天、每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反思性评价,并坚持写反思性笔记,以达到“实践+反思=成长”。要求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