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长 1432 公里,其中,输水总干渠长 1246 公里,天津干渠长 144 公里。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基本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4 个省市。 清泉自山中奔流而出,河水清亮见底,这是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地汉江。 2024 年 12 月 27 日开闸送出的汉江水,又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的闸口流出,继而又从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里流出。从此,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增幅超过50%。工程的供水范围为北京、天津、华北平原及沿线湖北、河南两省部分地区,不止解了首都“口渴”的燃眉之急,也有效改善了沿线 141 个县级以上城市的供水。工程计划年调水量 95 亿立方米,实施全线统一调度,水量调度以国务院批准的规划为基本依据。其中河南省 37.7 亿立方米、河北省 34.7 亿立方米、北京市 12.4 亿立方米、天津市 10.2 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约占 92.7%,同时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约占 6.3%。最新评估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干线输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线工程的贯穿,能使约 6000 万人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 1 亿。 2024 年 11 月 1 日,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建筑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理用房等。渠首闸坝顶高程 176.6 米,轴线长 265 米,引水闸底部高程 140 米,分 3 孔,设计流量 350 立方米/秒,加大流量可达 420 立方米/秒。电站为河床径流式,装机容量5万千瓦,安装2台2.5 万千瓦机组。 陶岔到团城湖,一渠碧波走了半个月。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 2024 年12 月开工建设,总投资 2024 亿元,足足“走”了十一年。制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建筑上的奇迹。 “长高”的大坝,南北两利 老丹江口大坝开建于 1958 年 9 月 1 日,1967 年 11 月大坝下闸蓄水。1968 年具备发电功能,至 1973 年第 6 台机组并网发电,装机容量 90 万千瓦。老丹江口大坝总长 2.5 公里,工程最大坝高 97 米,坝顶高程 162 米。2024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