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 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印象派不仅在绘画技法和题材选择方面挑战了传统,更在观念上出现了颠覆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科学进展带来的影响是深化而持久的。以莫奈为例,色彩学、生理学、现代交通和照相技术等都为其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若忽略印象派所处时代的科学进展背景,便无法真正理解这场视觉革命发生的必定性。【关键词】印象派;莫奈;科学进展;视觉革命细碎急促的笔触、鲜艳明快的色彩、出其不意的视角、模糊不清甚至产生颤抖效果的画面——印象派在 19 世纪下半叶带给观众太多不同于学院派主流作品的观感。印象派对传统的革新,不仅在于构图、技巧和题材上的改变,更在于看世界的方法被彻底转变,而这正是当时从科学领域生发出的理论与技术在视觉文化中引发的重大革命。——一、风景建立在现代交通上的视野印象派热衷于表现当代人的生活,莫奈便是典型代表。除了自然风景,他还描绘了很多城市景观及城镇居民生活。莫奈在 1867 年绘制的《卡布奇纳大街》和在 1878 年绘制的《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 年 6 月 30 日节日》,以及 1876 至 1877 年间绘制的《圣·拉扎尔火车站》系列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现巴黎城市的著名作品。其中,《圣·拉扎尔火车站》系列的八幅作品将火车这一现代交通工具搬上画布,虽然表现火车和火车站已有前例,但如此反复再现这一题材,实属创新。火车作为工业革命新时代的产物,自然不会出现在从古代历史神话中追求崇高精神和优良美德的学院派作品当中。但是对于印象派的年轻艺术家,火车对于绘画的意义不同寻常。我们不难理解,莫奈希望捕捉圣·拉扎尔火车站里光线和火车蒸汽互相作用下千变万化的色彩,但这不足以说明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圣·拉扎尔火车站作为创作题材,而不是巴黎的其他火车站。(巴黎在 19 世纪下半叶已有 6 个火车站)。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尝试还原莫奈当时的生活场景。莫奈一度居住在巴黎,却会频繁在外省活动。他的大量作品都是在翁福乐、勒阿弗尔、阿让特依、鲁昂等地完成。我们也可以从莫奈的传记中发现,往往是前一篇他还在巴黎,后一篇他或许就已在枫丹白露、阿让特依。他能够如此方便地去各处写生、描绘不同的风景,正是得益于火车的普及。有趣的是,他所去的地方,大多在法国的西部。巴黎的 6 个火车站各有分工,每个车站发车的方向都不相同,开往西部的火车便都是从圣·拉扎尔火车站出发。莫奈常常往返于巴黎和西部城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