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工作汇报(供参考 2024 年 12 月 4 日)四川大学作为第一批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组建讨论生支教团的高校,20 年来共选拔 204 名志愿者赴青海、甘肃、四川等西部地区接力奉献,开展支教志愿服务。从第二届起,我校讨论生支教团扎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教育教学一线开展支教工作。目前,第 19 届讨论生支教团 21 名志愿者服务于凉山州昭觉县、美姑县、甘洛县,这三个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第 20 届讨论生支教团已正式组建。在上级团组织的关怀下,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经过 20 年的实践探究,形成了川大 特色“一教双创三扶”的教育扶贫支教模式,工作经验不断累积,工作成效不断彰显。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汇报。一、机制不断健全,组织保障日益完善 一支“懂国情、素养高、讲奉献”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是确保讨论生支教团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我校从选拔、培育、管理、考核四个环节,从严从实做好队伍组建工作。1、精选。在我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联合相关单位(学工、教务、讨论生院、科研、社科、纪委等单位),成立支教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招募选拔办法》每年从满足学校保研条件的同学中选拔。通过 3 审(院级审查、校级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学校党委审查)环节严格选拔程序;通过 3试(心理测试、教学试讲、科研能力面试)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业成绩、志愿服务经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选优配强支教团的队伍。3、严管。在出台《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讨论生支教团定期汇报制、中期述职制、终期考核制,通过建制度、重管理、配专人达到强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