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与实践摘要:德育具有内隐性,在学校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符合德育教学的原则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是学校内涵式进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氛围是最重要且首要的建设内容。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引领下,将德育渗透到校园物质环境和制度文化中可参考如下路径——由外而内:物质文化中的德育指引;向内扎根:校园氛围中的德育渗透;丰富文化活动:以生为本的活动支持。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文化建设;品德教育;渗透策略品德的内隐性和小学生学习的生活化决定了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性原则,即小学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其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符合德育的教学原则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是学校内涵式进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学校文化即学校内的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假设等,这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次的结构,也是学校文化的精髓,而关于学校的故事、传说、典礼、仪式、人们做事的方式或方法则表征了学校文化外在的浅层的结构。校园文化应该是校园场域中的文化,它是在校园中显现或隐含的一种力量;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校内成员由于共同生活和历史积淀在行为方式和思考中共享特定的精神理念;校园文化有外显的形式,这些形式虽体现了校园的文化精神,但并不是校园文化的全部内涵和深层次结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校园中人的价值、尊重校园内的精神力量、注重校园文化外在表现的建构以及内外兼修的构建路径,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本质要求。一、由外而内:物质文化中的德育指引学校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是指校园中可见、可感的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也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资源。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建筑设计、校园绿化美化、学校人文景观、学校文化传播设施等。渗透德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需要教育者考虑在学校规划布局、人文景观设计、设施设备填充等活动中有意图地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