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重要的 60 分钟6600 万年前的一个晚上,一颗小行星以每小时 7.2 万千米的速度向地球飞来,在大气层上空炸开了一个洞,最后掉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一片浅海里。这颗直径约 10 千米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砸出了一个深约 29千米的陨石坑,它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 10 亿倍,随之产生的无数颗玻陨石覆盖了整个西半球。小行星坠落点方圆的 1500 千米内的大气开始变得酷热,引发了巨大的森林山火,整个南亚次大陆变成了火海,当时地球上 70%的森林都着了火。巨大的海啸吞噬了整个墨西哥湾,海洋里的浮游生物几乎全被杀死。这颗小行星的坠落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75%的物种彻底灭绝。又经过千万年,撞击和燃烧产生的碎石和灰烬在地表逐渐沉积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沉积带,这就是 KT 界线层,这是白垩纪和古近纪的分界线。这条线以上是古近纪的沉积物,以下则是白垩纪的沉积物。美国科学家路易斯·阿瓦雷斯和沃尔特·阿瓦雷斯证实了 6600 万年前确实曾有一颗足以引起毁灭性灾难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上,这颗小行星和它形成的陨石坑都被命名为“希克苏鲁伯”。2024 年,全世界 41 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宣布,确认 6600 万年前那颗坠落的小行星是造成地球物种灭绝的罪魁祸首。但还是有人认为恐龙在小行星撞地球之前的千万年就已经开始走向灭绝,在小行星坠落的几千年前就已经彻底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在数百万年时间里,大范围持续不断的巨大火山喷发引起的气候变化。古生物学界有一个神奇的“三米问题”,即地球上发现的所有恐龙化石全部是在 KT 层以下三米之外出土的。也就是说在 KT 界线层形成之前的几千年中,在目前发现的化石中还没有发现有恐龙活动的踪迹。假如恐龙真的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那一刻才集体灭门,那紧挨着 KT 界线层下方就应该有恐龙化石才对。美国古生物学家德帕玛一直在美国中西部的地狱溪做挖掘工作,这里曾发掘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2024 年,德帕玛在处于地狱溪的北达科塔小城鲍曼遇到了一处化石遗址,他在土层里看到一个个灰白色的斑点,经过放大镜观察,它们其实是微玻陨石。微玻陨石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才出现的,由高温熔化的岩石形成的玻璃小粒,德帕玛估量眼前的微玻陨石足足有几百万颗。他继续往下挖掘,发现了许多种类丰富保存完好的化石,有互相交错纠缠的植物,有被困在树根之中的鱼,还有挂着琥珀的树干。德帕玛发现的这些化石都是三维的,因为包裹着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