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语文歇后语 、谚语 、对联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小学语文歇后语 、谚语 、对联知识要点及练习题_第1页
小学语文歇后语 、谚语 、对联知识要点及练习题_第2页
知识要点1. 谚语。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常用的谚语有以下几种:(1) 农业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如:朝霞雨,晚霞晴。(3) 生活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4) 哲理谚语。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5) 学习谚语。如:活到老,学到老。2.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像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有时只说出前部分的比喻 ,不说出后面的解释,让听话的人自己去领会。如:老虎头上捉虱子。谐音歇后语。就是歇后语的一部分借助某个字(词)跟另外的事物同音或近音来表达双关的意思。如 :“四两棉花—免谈(弹)”“封面上的美人—不可取(娶)”。3. 对联。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 :一是字数要相。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性要相当;三是结构要相称;四是节奏要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七是俗语,亦称“俗话”“俗言”,是流行于民间的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典型例题解析例 1 补充歇后语 1、包公断案—— 铁面无私2、孔夫子搬家—— 尽是书(输) 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解析 歇后语一类是喻意,一类是谐音,根据前半句写后半句,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在理解歇后语的基础上更容易记牢。例 2 把谚语补充完整。1、病从口入,祸从口出。2、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解析 此题有谚语的补充,也有成语的补充,但都是一些常见的用语。解答此题,就要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如一些民间谚语、格言等。 精选练习1.把谚语补充完整。(1)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霞行千里。(5)长江后浪推前浪,___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老魏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代课老师,安全培训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