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生难忘的事情。 就是这句感动了无数颗心的话也感动了我,我踏上了支教的道路。转眼间,一个学年就要结束了,回首大半年来的支教生活,感慨万端。初印象月 1 日清早,我们支教队一行乘坐来接我们的中巴,从市向目的地县进发。汽车缓缓的驶出市区,沿高速路南下。半小时左右的车程过后,道路两边的绿色开始渐渐的消去,黄成了主要的色调。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夏天的景色,黄得刺眼,荒凉得寥廓,坦白得让我们揪心。假如不是高速公路两边种植的低矮树种还努力保持着本色,断断续续地提醒我们生命的存在,我们几乎忘了绿是什么样的。汽车经过两个半小时左右的行驶,终于到了县城。下车伊始,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风……情:回民头上的白帽子、圆顶的清真寺、悠扬的礼拜吟唱声眼前的一切,让人倍感新奇。在宾馆临时安顿下来后,我们便到街上走走。天空稀罕地飘着毛毛雨丝,似乎在欢迎“这们这群远方来的客人。听说,县遭遇了五十年来罕见的旱情,雨水难得一见啊! 我们”给县带来了好运! 队友们笑着说。谈谈说说,走走停停,一会儿后,县城在我们心里有了一个轮廓。说实话,县城最多只能用普通这一词来形容,它甚至比不上晋江一些发达的乡镇繁华。除了从新建的广场到菜市场这一段稍显喧闹后,其它真的看不出县城模样。看不到什么高楼大厦,闯入眼帘的更多的是低矮的平房。街两旁的店铺基本上以经营衣食为主,城市中霓虹闪耀的娱乐休闲场所,在这里几乎遁形了。路上来往的小车并不多,其中大多数是的士,更常见的是摩托车、自行车,还有一些三轮车。县城已然算不上喧闹,听“”来支教过的队友介绍,乡下更不能相比了,一些乡镇几乎没有所谓的 街道 ,只是人口相对集中一些而已。眼前的一切,让初始产生的新奇感逐渐减淡,我们带着几缕忐忑走回下“”榻的宾馆。 三年两头旱,十种九不收,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当地人是这样形容县的。县二中根据县教育局安排,我被分到县二中支教。当我拖着行李走到二中的时候,我几乎不敢信任自已的眼睛。在我的想象中,作为县的第二中学,条件至少应该还不错吧。然而,眼前的情景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学校就在街旁,一排铁栏杆将校舍与街道隔成两个世界。没有正式的大门,走过一段因下雨显得泥泞不堪的泥巴路,就径直到了校内。学校只有三座建筑物,围成了四边形中相邻的三边。中间的空地一半已铺上了水泥砖,另一半还裸露着。我们找到了教学办公楼二楼的校长室,万校长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