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执教者 :胡小定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文。 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 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 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 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 10 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鼓舞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白板 六、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活动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2 2 分钟) 二、初步感知课 文(20 分钟) 1、读准字音(PPT)(2 分钟) 选贤与能 (j ǔ“”)通 举 ,选拔 ; 讲修睦 (mù )和睦; 幼有所长(zh ngǎ;成长) 矜、寡、孤、独 (gu ā“” n)通 鳏 ,指老而无妻的人; 男有分 (f è 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 (w ù )憎 zēng 恨; 2、初步了解句读的方法,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4 分钟) 自由朗读,试着句读 (1) 句读的一些技巧 A :根据句意 B:掌握一些特征词,如也,是故,故,是。 (2) 体会本文语言特点:长短句结合,排偶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极有思辩力。 3、朗读课文(6 分钟) ——老师范读学生个体读 —— 齐读 较难读的句子,注意停顿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翻译课文(8 分钟) (1)结合课内注释翻译全文。(三分钟巡堂) (2—— )点名翻译课文点评、指正 (3)齐读加深理解。 三、分析课文。(10 分钟) (1———— )分析本文结构特征:总分总 (2“”)了解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大同 社 会的特征。( 重点) (3)趣味练习:将这一层的某一个地方的一个逗号改为句号。 (4—— ))齐读全文提示背诵 四、延伸、小结(8 8 分钟) “”“” 大同 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 世外桃源 有没有相似的的地方? 小组讨论:我们现在“” 是 大同 社会吗? 五、:请你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写一篇 200-300 字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