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共青团青岛市委决定评选一批五星级奥运志愿者,同时给每个志愿者颁发一“”“”枚 城市服务奖章 ,奖章参照奥运奖牌设计,让志愿者们拿到属于自己的 金牌 。这个创意很好,是对奥运志愿者热情周到服务、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价值的高度褒奖。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报名总人数突破 56 万,创历届奥运会之“最,绝大多数为 80”“后 、 90”后 年轻人,北京及 6 个协办城市直接服务奥运会的志愿者有十多万人,间接服务的志愿者多得不计其数。志愿者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服务质量成为奥运会亮点之一。志愿者的微笑、真诚、热情和细致周到,给各国运动员及宾朋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我们有充分理由信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志愿服务无疑是推动奥运会圆满成功的重要因素。奥运志愿服务既彰显着奥林匹克精神,更见证着中国公民精神。志愿服务对国人来说或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志愿者这个名词在中国诞生时间并不太长。然而今年震撼世界的两件大事让我们看到了志愿精神在升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数以万计的志愿者舍生“忘死奔赴灾区抢险救灾。北京奥运会,十多万志愿者用微笑和服务展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从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社会志愿服务在催生着成熟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是一种概念化和高度浓缩的公民社会内涵,其表现形式则是公民的社会责任。简单讲公民社会责任就是公民在享受法律权益的同时,履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一些年轻人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比较模糊,履责自觉性也不强。令人欣喜地是,奥“运志愿服务让我们看到了 80”“后 、 90”后 年轻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找到了向年轻人“”灌输社会责任的 金钥匙 。社会责任是包含面很广的大话题,笔者常见的情形是,对少年儿童社会责任的灌输就是助“人为乐,这无疑是狭窄的。 90”后 已陆续达到法律公民年龄,该如何向他们灌输社会责“任?我以为,要针对 90”后 成长环境、心理和性格特点等,将社会责任进行梳理、归“”类, 浓缩 为五个方面:一是强调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二是遵纪守法,恪守公民道德;三是培育博爱精神、怜悯之心,尊老助残,同情弱者;四是勇于吃苦耐劳,承受挫折,承担责任;五是在高度重视环保的今日,珍爱环境,保护家园是公民“不可缺失的社会责任,这同样适用于 90”“后 。 90”后 的青少年普遍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善于表达观点,比较崇尚自由,追求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