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_第1页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_第2页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_第3页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一篇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老师说:“德育重在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善待孩子、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讨论课题。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将德育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一、发挥老师“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除要求老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老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常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在 Window 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了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育至关重要。如在每节课结束前,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鼓舞落后的。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会更有兴趣,以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要求学生假如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能互通信息,借收发电子邮件之机互相取笑同学等。这些事很小,但实际都是一种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真正体现“整体、综合、终生”的目标。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通过介绍计算机进展史,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进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国产软件进展的希望。如在学习使用金山 WPS 的时候,告诉学生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领读文化+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传播文化,铸就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