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爱--学习《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了《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感触颇深,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沟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老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化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 这一表述使老师道德体制与其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的区别开来。 首先,要求老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老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慧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辉余热。 其次,要求老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怀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老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老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老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老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老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假如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老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 其身正,不令而行 否“”则, 虽令不从。 所以,每一位老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进展。 “”育人 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有新的内容,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 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