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 13 年间,培育形成了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优良传统,打造出 只见公仆不见官 的廉洁政治,特别是边区廉政建设在不断进展过程中,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轨道。二是重视发扬民主,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不受监督的权力必定导致腐败。边区政府逐步健全了选举罢免制度。边区、县、乡的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各级政府主席、县长、乡长及其委员,由参议会选举;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由政府主要领导人提名,经参议会批准。公务人员如有违法失职腐败行为,参议会可以将其罢免。1945 年 7 月毛泽东同黄炎培谈到共产党如何跳出自胜而衰的历史周期律时,提出了依靠民主、依靠人民监督政府,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的重要思想。民主政治与廉洁政治相统一,是陕甘宁边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大特色。三是坚持以法保廉,建立惩戒制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开展了反贪污浪费与反官僚主义的斗争。1938 年,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39 年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要求政务人员 公正廉洁,奉公守法 , 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边区政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严肃查处了 180 多件贪污腐化案件。由于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法规完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证了廉洁政治的进展。四是提高制度建设系统性,健全各项配套制度。在延安时期,为杜绝财经的贪污浪费,党中央制定了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金库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做到收入、支出、保管、审核等环节相互制约和监督;在组织制度上,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各级政府奖惩条例》。为促使以上制度的落实,边区政府又建立了政府工作自我检查制度,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同时,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了制度的有效执行。在新的历史阶段,深化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党在延安时期廉政制度建设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努力做到制度建设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化,教育广阔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努力做到制度建设与强化监督相结合。积极探究加强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