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 ,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东坡造堤 苏轼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已多淤为葑田。东坡常到湖上环视,一直打量着如何疏浚西湖,使她再现美容。 最令他伤脑筋的是挖掘上来的淤泥无处可以堆放。一次,他忽然想到西湖南北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如果把从葑田挖出的泥堆置湖中,堆成 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同时他又想到"吴人种麦 春辄芟除,不遗寸草。"挖掉葑田之后,召募农人来种麦,将种麦获得的利 益储备用作修湖的资金。结果是筹集了资金,疏浚了西湖,又使南北行人解 决了交通问题。 苏轼既有为万民造福的心志,又有聪明的点子,才造就了这条后人即以 苏公命名的苏堤。 一千多年前建造苏堤的程序,充分说明了世纪的系统工程理论。系统 工程的本质,是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考察问题,研究怎样把要办的事情办得 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取得更佳的或更理想的效益。亦即择优淘劣。系 统论并不神秘,它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现代科学的 形式向辩证法提供了系统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现代化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