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10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10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3/10
期末方剂备考录 一. 总论知识点1.方剂起源与进展:·《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方书·《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君臣佐使·《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载方为“经方”·孙思邈后著《千金翼方》以辅《千金要方》·宋代《太平圣惠方》是我国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方书·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金元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开方论之先河·明代吴昆《医方考》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明代朱橚《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只记 2 句话)① 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方从法出)② 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以方现法)3.方剂的变化(12 字掌握)① 药味加减 ②药量加减 ③剂型更换4.方剂所应八法(1)汗法:解表剂(2)和法:和解剂;表里双解剂(3)下法:泻下剂(4)消法:理气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理血剂(5)吐法:涌吐剂(6)清法:清热剂;祛暑剂(7)温法:温里剂(8)补法:补益剂另(未归):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治风剂、治燥剂5.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幻灯片例)(1)君药:是针对主病 or 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 or 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 or 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在方中药力小于君药。(3)佐药① 佐助药: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or 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 佐制药:是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 or 减轻消除君药臣药毒性的药物。③ 反佐药:是少量与君药性味 or 作用相反但又能辅成治疗作用的药物。(即配伍反佐 · 另有服法反佐 & 炮制反佐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4)使药: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其在方中药力较小,用量亦轻。二. 某首方的功用、主治证和临床表现1.麻黄汤(1)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实证(3)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痛苦,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2.桂枝汤(1)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虚证(3)临床表现: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3.小柴胡汤(1)功用:和解少阳(2)主治证:A.伤寒少阳证 B.妇人中风,热入血室 C.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3)临床表现:(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